故宫里你不知道的秘密,故宫冷知识你知道多少?(第二辑)

中国 是文明古国,历史非常悠久,这么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下,产生了很多伟大的建筑。这些古建筑现在大多已经成为历史遗迹,而在这些建筑中,故宫是现在保存最完整,也是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。而且故宫在 中国 历史上的建筑地位是不言而喻的。

来北京 旅游,故宫也是必到的热门线路。今天编者带大家了解一下故宫的冷知识~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.故宫logo有什么含义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故宫博物院标志设计取“宫”字形。宫字的一点取材于海水江牙和玉璧的图形元素;

宫的两个口,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;

宫字下边不封口,寓意皇宫过去是封闭的,而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。

故宫院徽造型上方的海水托玉璧,取其珍如拱璧之意,象征故宫博物院拥有并妥善保存100多万件珍贵文物;

造型中的矩形与故宫格局最为相合,与玉璧构成天圆地方;色彩选用故宫的典型色彩—金色、黄色、红色、蓝色为基调。

该标志个性鲜明、主题突出,历史感与时代感兼具,构图新颖、简洁、醒目、端庄大方,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故宫屋顶上的怪兽是啥? 

故宫太和殿屋顶角上的装饰神兽有十个,重脊前为骑凤仙人,其后依次为龙、凤、狮子、海马、天马、狎鱼、狻猊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。装饰物越多,建筑等级越高。太和殿是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。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,都装饰有一些小兽,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,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,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 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故宫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神兽排列顺序及代表含义如下:

⒈龙: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,它是皇权神圣的象征。

⒉凤: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,常用来象征祥瑞,也比喻有圣德之人。据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凤凰不与燕雀为群。”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。

⒊狮子:代表勇猛、威严。

⒋天马: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,畅达四方。

⒌海马: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。

⒍狻猊:(音酸泥),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,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。

⒎狎鱼:是海中异兽,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,灭火防灾的神。

⒏獬豸: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,与狮子类同。《异物志》中说“东北荒中有兽,名獬豸”。一角,性忠,见人斗则不触直者,闻人论则咋不正者。它能辨曲直,又有神羊之称"它是勇猛、公正的象征。

⒐斗牛:传说中是一种虬龙,据《宸垣识略》载:“西内海子中有斗牛,即虬嫡[虫旁]之类,遇阴雨作云雾,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。”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。

10.行什:一种带翅膀猴,背生双翼,手持金刚宝杵,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。因排行第十,故名“行什”。颇像传说中的雷公,大概是防雷的象征。古代建筑上的脊兽,可见的行什仅一处,就是在太和殿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,象征着消灾灭祸,逢凶化吉,还含有剪除邪恶、主持公道之意。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,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,富丽堂皇,充满艺术魅力。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.  为何故宫如此坚固,600年不倒?

基本上每一个来中国旅行过的外国工程师都会好奇,为何故宫600年历史,经历地震不下200多次,竟然每一次毫发无伤并全身而退,在风雨中坚强地屹立不倒呢?其实在维护的时候,专家发现了玄机,并且表示中国智慧实在是太可怕了,因为在数百年前,中国人就已经发明出了非常先进有效的抗震技术-那就是榫卯结构  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中国的很多大型古建筑,就是要依靠榫卯结构进行制造的,例如中国典型的斗拱飞檐,并不是单纯进行装饰才做成这样的,而是要通过层层斗拱巧妙的将整座建筑的力量分散平衡,最终集中到几根粗壮的木柱子上。

这样结合了结构的细致,加上材料的坚固,明明是很容易腐坏的木质房屋,最后却能够屹立几百年不倒。而且在很多大型柱子下方,可以看到柱身与地面并不是紧密切合的,而是会有微妙的缝隙,这样的缝隙就可以保证在发生地震的时候,整座房屋有缓冲空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地震的地面晃动会先通过这些缝隙进行减缓,传导到木柱子上后又会因为榫卯结构而均匀的分散到房屋各处,不会出现某处受力过大某处受力过小而产生的断裂情况,因此在这600年历史当中,中国故宫这样的华美宫殿经历过大大小小也有上百次地震,却没能够伤筋动骨,除了定期检修之外,这种精妙的建筑结构也是有很大功劳的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4.故宫匾额上的门字,为什么不带勾?

北京故宫有很多门,老北京讲内九外七,也就是十六个门,现在还留存着正阳门、德胜门、细心的人会发现,这些“门”字都没有勾,是个错别字。还有故宫里面的太和门等等,匾额也没有写那个勾。谁都知道,故宫作为过去的皇宫,是最讲究的,为何让这个错字留到今天还不改呢?

但《新华字典》中的“门”字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,末笔都带有钩。那这不带钩的“门”字匾额是故意写成这样的么,到底是为什么呢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在民间,有关匾额上“门”字不带钩脚的解释有好几种传说。

从第一次写门字不打勾开始。南宋时京城迁都,宫内新建的玉蝶殿频频发生火灾,后来经过高人指点,他们表示,宫殿的门不能用带勾,一带就起火。从那时起,大门的繁体汉字就不打勾地写了。

明朝刚建都的时候,朱元璋要给各殿门写一块牌匾,他找到了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詹希原来写牌匾。然而当詹希原写完后,皇帝非常生气。这很难理解。难道书法家的字入不了皇帝的眼?当然不是!皇帝不喜欢带勾子的“门”,这一勾阻挡了天下各路有才之士归顺我朝。不得不说皇帝的脑洞还是很大的,皇帝说那就是啥,那你就是有罪的。最后,书法家詹希原为这个勾子付出了生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到了清朝,门字的钩又重新出现。有一天,乾隆皇帝去天坛祭天路过正阳门时,发现城楼门匾上的“门”字有钩,犯起了尴尬症,嫌这个钩戾气太重,这一“钩”除了可以钓住鱼,还很容易钩掉龙鳞,没了龙鳞那还了得!

皇帝内心极度不安,这不是要把大清的江山勾走吗?

于是故宫匾额上的门又没有了钩,一直延续至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5.皇帝上早朝为什么不在金銮殿?

曾几何时,我们对于古代早朝的印象是这样的:每天早上天刚亮,一堆人挤在大殿内,皇帝来之后打着哈欠坐好,大家三呼万岁,然后太监嘶着刺耳的尖嗓子喊一句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”,然后文武百官回自己的衙门去办公,皇帝则回后宫去补觉。然而这样的朝会有什么意义?其实真正的早朝不是这样的,甚至不在室内举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皇帝在金銮殿上接见大臣的场面(如上图),这不是真的。

金銮殿就是太和殿,因为有皇帝的宝座,因此叫金銮殿。金銮殿都是用于做重大庆典活动的,例如皇帝登基,从来没有在金銮殿里上早朝的。皇帝很少在金銮殿上接见大臣,除非有特别大的庆典活动,例如皇帝登基。

皇帝亲自到皇宫奉天门(即太和门),主持朝廷会议,聆听内阁及各部院大臣的奏报或奏言,进行议商,做出决断,发布谕旨,贯彻实行。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,因是在清晨进行,故又称早朝。明朝规定,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早朝。清初“御门听政”移至乾清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为什么明代皇帝要在太和门前搞听政呢?明永乐十八年(1420)禁城建成,次年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。当时前朝三大殿叫奉天殿、华盖殿和谨身殿。但朱棣御新办理政务不到百日,前三殿便遭火灾烧毁。朱棣惟恐“违背天意”而不敢重修,只得将奉天门(今太和门)作为皇帝常朝和听政的重地,后来至英宗正德六年(1441)将三大殿重建后,但有的皇帝仍愿在此听政。御门听政于常规日的凌晨举行。届时午门击鼓,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,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两侧。当皇帝御门升宝座之时,鸣响鞭,大臣们行一跪三叩后,九卿六部大臣依次 奏事毕,御史纠举礼仪,鸣鞭,皇帝起驾回宫,百官退出。朝仪制度极严,众臣不得喧哗,耳语,吐痰等,否则将以失礼从严处理。1644年清灭明后,清代第一帝顺治,便是在该门听政时发布大赦令的。后由康熙移至乾清门。

总结起来,为何不在金銮殿上朝编者认为有两点:

1.  太和殿虽说是故宫第一大殿。但是毕竟要容纳上百位文武官员和仪仗随从还是小了点。太和门就宽敞多了

2.  御门听政,承天命而治百姓,与臣民商量的事情,也要让上天知道。露天听政,表明了恭谨的态度和坦诚的胸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小伙伴们现在知道了吧,御门听政不在屋里,是在广场上,露天的。要有基本的历史知识,千万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哦。 


本文链接 /article-detail/gugong-lengzhishi-2.html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旅游攻略 >> 故宫里你不知道的秘密,故宫冷知识你知道多少?(第二辑)
京ICP备2021025098号-1 11010502045524
电话咨询
客服热线:
400-600-4330